首部地方蒸菜标准天门问世 先期收录32道菜品
从天门市商务局了解到,日前,由该市蒸菜美食文化协会制定的《天门蒸菜制作标准》已经完成,这是目前国内首部系统、成熟的地方蒸菜制作标准。
天门蒸菜制作标准包括综合基础标准、原料标准、制作标准等,力争使烹饪摆脱传统手工操作的模糊性和随意性,走向标准化。所有环节都严格遵循统一标准,每一步操作都采用量化指标,从而保证天门蒸菜的一贯品质,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遍布全国,走向世界。
据了解,“天门蒸菜制作标准”先期收录了天门传统蒸菜中最经典的32道菜品,今后还将陆续添加天门蒸菜的其他菜品标准,并逐步加以改进,争取尽快成为蒸菜国家级标准。
标准化道路上的跋涉 三年磨出一部标准
说起“天门蒸菜制作标准”,市商务局副局长、天门市蒸菜美食文化协会会长王国斌说:“我们整整磨了三年!”
天门蒸菜有4600多年的历史,“无菜不蒸、无宴不蒸”,更以其独特的“蒸技九法”和营养健康之道,享誉国内外。
由于历史上民间传承和酒店制作,多是掌勺师傅言传身教,全凭经验和感觉配制,技法和菜品五花八门。天门蒸菜虽名声在外,但形不成合力,做不响品牌,带不动经济发展,“好肉烂在了锅里头”!
如何摆脱这种尴尬?
2009年初,时任天门市长现任市委书记张爱国拍板:得标准者,得天下!发展蒸菜产业,传承美食文化,首先从标准做起。
随即,由25名国内外知名蒸菜专家学者和烹饪大师组成的攻关小组开始了3年细致而辛苦的“标准化之旅”。
一组数据可以作证:自成立之日起,攻关小组,跑遍了全省17个地市州,走访了9个外省市,行程过万公里,搜集整理蒸菜菜谱3000余道;动员全市约50家大小酒店,历时一年时间,对确定的菜品进行试制;与湖北经济学院等多个大专院校联合,对天门蒸菜的配方、营养、卫生安全、技术鉴定等关键系数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
对于这部蒸菜标准,业内人士充分肯定。这意味着天门美食地域文化资源实现了整合,为蒸菜产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操作平台,是天门蒸菜外向型产业发展的新起点。
产业化才是真功夫 三年磨一剑的蒸菜标准,根植于天门蒸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久前,天门市蒸菜产业的标志性项目——投资2600万元的“天门蒸菜美食街”正式亮相。在这里,集中整合了全市50家精品蒸菜酒店,可同时容纳万名游客,原汁原味的天门蒸菜让人流连忘返。
投资过亿元的天门蒸菜快餐生产线正在筹备建设,到2014年,年产百万份、以“天门蒸菜馆”为统一品牌的产品将铺向市场。下一步,该市还将征地500亩,投资10亿元,打造“天门蒸菜城”。
去年底,在第二届中国(天门)蒸菜美食文化节上,天门市负责人豪情满怀:“天门蒸菜将在发展产业化上下‘真’功夫,通过广泛发展蒸菜连锁经营,打造天门蒸菜品牌,让天门蒸菜美食文化香飘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