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生元关门谢客 老字号为何屡屡败走申城
来源:网络 编辑:mw
[摘要] 苏州观前街门店顾客络绎不绝,上海南京东路支马路上则倒闭收场,又一家外地老字号“折戟”申城。业内专家指出,老字号进军异地屡屡失败主要的原因在于“水土不服”和选址不佳。
苏州观前街门店顾客络绎不绝,上海南京东路支马路上则倒闭收场,又一家外地老字号“折戟”申城。记者昨日获悉,继“小小得月楼”之后,福建中路中华名品街上专营食品的“乾生元”也于近日关门谢客。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家一至四楼共1000多平方米的店面年内将引入鲜芋仙等台湾美食业内专家指出,老字号进军异地屡屡失败主要的原因在于“水土不服”和选址不佳。
乾生元上海门店闭门谢客
“铁将军”把门,一地的垃圾———昨日下午,记者在南京东路支马路福建中路上看到,此前专营苏式糕点和休闲食品的苏州百年老字号“乾生元”已人去楼空。
“乾生元大概经营了两年多,生意确实很不好,加上现在租金又贵,支撑下去只有越亏越多。”隔壁一家商户老板这样向记者形容“乾生元”的惨淡:南京东路和福建中路口的真老大房鲜肉月饼一年四季要排队,但队伍经过乾生元门口,也很少有顾客会买这里的鲜肉月饼。
人气不足,从大众点评网的评论数也可见一斑。记者查阅发现,这家开张两年多的老字号店铺仅有9条评论。最近的一条是网友“prettychi”的感慨———“关门了,依食而往的人最伤心这样人去楼空的场面了。”
弘基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部分福建中路的招商管理,该公司项目经理陶蕴昨日向记者证实,乾生元经营情况确实不好,从2010年3月开张以来,近300平方米的店面平均每天仅1-2万元的营业额。
“其实不仅有乾生元,稻香村的糕点、陆稿荐的卤菜、黄埭西瓜子、沙州优黄的黄酒、春蕾茶叶……这家店里聚集了多个老字号食品品牌。”陶蕴介绍,来光顾的顾客以熟悉这些品牌的中老年人居多,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知名度不高。
外来老字号屡屡败走申城
然而,乾生元在苏州的经营状况与上海相比则是“冰火两重天”。
据悉,主要生产苏式茶食糕点的乾生元创始于1781年,这一老字号目前在苏州有9家门店。采访中,苏州乾生元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原以为苏州红火的经营可以搬到上海来,没想到完全是两种结局,而苏州以外的门店,比如南京,也和上海一样销售不佳。“苏州的乾生元9家门店,基本都开在观前街等旅游景点附近,生意都很不错。”
据了解,败走申城的老字号,并非乾生元一家。本报前几月曾先后报道:这家“乾生元”楼上的苏式餐馆“小小得月楼”因经营不善开张一年就关门歇业;而吸纳了全国200多个老字号品牌、位于浦东八佰伴商圈的中华老字号商城此前也亏损倒闭。
从福建中路上的小小得月楼、乾生元到浦东八佰伴商圈的中华老字号商城,各地老字号品牌屡屡“折戟”沪上。
消费习惯和选址不佳是主因
市商业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表示,这些品牌大多红于上个世纪,熟悉和喜爱的多为中老年顾客,而年轻人不了解老字号的历史,品牌又没有很好的宣传,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年轻消费群体。
“老字号品牌大都扎根于当地的商业文化和人文传统,进军异地走向全国首先要考虑消费和文化习惯是否能引起共鸣。”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亮向记者指出,苏州的老字号品牌店在苏州当地旅游点附近有较大的市场,而南京东路作为上海的旅游景点,则未必能带动苏州老字号特产的销售。
随着小小得月楼和乾生元的先后离去,福建中路这条中华名品街的未来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知情人士昨日向记者透露,这两家一至四楼共1000多平方米的店面年内将引入鲜芋仙等台湾美食。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认为,不能为了想要做这样一条老字号街而“生硬”地规划,一条支马路的商业特色应让其自身慢慢形成定位。“目前福建中路的功能与南京东路部分重叠,引进全新定位的商家或是其出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