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加盟不到3年 麦当劳遭遇“中国式”的挑战与难题
发布时间:2015-04-06
[摘要] 被誉为加盟连锁标杆的麦当劳,最近也有点烦,其湖南地区的加盟商湖南迈湘餐饮投资有限公司目前陷入股权纠纷。这对麦当劳特许经营业务中的加盟商监管敲响警钟。
被誉为加盟连锁标杆的麦当劳,最近也有点烦,其湖南地区的加盟商湖南迈湘餐饮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湘投资”)目前陷入股权纠纷。这对麦当劳特许经营业务中的加盟商监管敲响警钟。根据麦当劳严格的加盟制度,是不允许存在多名不是一个家庭成员的股东或隐形股东的,而这在中国,代持股权则受法律保护。
目前,迈湘投资的隐名股东一方李波等四人已经向长沙当地法院提起上诉,法院已受理。而迈湘投资的显名股东一方李清江在事件升级时曾召开媒体会对外进行回应,表示不存在隐形股东。
据了解,尽管麦当劳对加盟商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包括加盟商的资金来源都需要做出说明,甚至家庭背景及个人成长历程和素养方面都有要求,包括对加盟商之后的管理也有一套详细的标准,但是这些都会遇到“中国式”的挑战。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迈湘投资的股东矛盾不爆发,外人绝对是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加盟商管控现难题
迈湘食品正式接手湖南麦当劳是2012年10月1日0时,这源于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一项计划。郑晓静回忆,当时麦当劳推出了13个省份的加盟计划,而湖南是其中市场比较大的一家。收购前麦当劳在湖南有36家餐厅和2家新店,共38家餐厅,转让价达2.4亿元。
据了解,麦当劳此前在湖南这36家店都是自营,转为加盟代理主要是为了快速发展,赶超竞争对手肯德基。现在,湖南加盟商的股权纠纷就爆出了冰山一角。有人质疑,其他省份的加盟商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隐名股东?“这个事情是我们团队一起运作的,并且请有顾问团队来包装李清江使之满足麦当劳的加盟条款。”李波说,尽管麦当劳有相当多的条款,但最终通过运作还是拿下来了。
甚至一些加盟商并不按麦当劳的相关条款执行,耍起了“中国式”的小聪明。比如在一些新店装修上,麦当劳是要求指定的装修商来施工的,一些加盟商为了降低成本,甚至不惜出钱让指定装修商只出名收钱,干活的却是加盟商自己另外请的人,以降低成本。
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维华认为,从这个案例来讲,是加盟商的问题。作为品牌方,麦当劳应该杜绝这样的加盟商存在。而这种“中国式”变通的做法,正是很多中国连锁企业做不起来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软一硬”的措施,“一软”是指通过宣传企业文化和利益的引诱;“一硬”是指需要系列健全的合同来约束和一套强大的督导体系。麦当劳这个案例给中国的特许连锁企业带来了一个教训和启发。
长期关注连锁加盟的北京市昭德律师事务所孙连会律师认为,麦当劳唯一能做的只是在合同中明确不允许存在这种股权代持,但这种股权代持在中国相当普遍,麦当劳本身很难防范,这也是麦当劳与加盟商之间出现在的一个新的问题。这件事情对麦当劳会产生一正一负的影响,负面影响是对麦当劳的加盟体系和品牌形象,甚至湖南市场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正面影响是麦当劳在后续的加盟过程中会吸取教训,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中国市场之惑:本土化困境难解
从拒绝加盟,到放开地区加盟,麦当劳似乎对大众打开了机会窗口。但加盟商经过低门槛进入麦当劳的特许经营队伍后,面对的风险并不小。来自中投的分析师指出,“而对于麦当劳来说,中国的商圈并未完全成熟,不可控的风险太多”。
麦当劳上海加盟商王先生还表示,“我个人保守估计,此前的全部投资回本大概需要8年,而特许经营期是10年,算下来,赚的其实没多少,这还是在麦当劳不再出现福喜这种食品安全事件的前提下”。
发生在上海福喜食品安全事件去年7月份重创麦当劳。至今还未让麦当劳完全从“阴霾”中走出。麦当劳今年1月的报告显示,受到该事件的影响,2014年第4季度麦当劳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4.8%。
出了安全质量方面的担忧,即便是加盟商本身,也可能因意外事件而影响经营。据了解,除了自营店,麦当劳在华推行两种特许经营模式,一种是针对个人的传统特许经营,加盟门槛较低;另一种就是针对区域性(通常是以省划分)公司法人性质的发展式特许经营,加盟条件比较严格。发展式特许经营加盟商通常都负责本区域数十家店面的经营管理。
2014年10月,麦当劳在湖南本地指定的运营商湖南迈湘餐饮投资有限公司就遭遇了股权纠纷,并导致部分店面被关闭。李维华当时就认为,尽管湖南麦当劳的股权纠纷尚属个例,且未有最终定论,但这足以对麦当劳特许经营业务中的加盟商监管敲响警钟。
公开资料显示,虽然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的时间差不到三年,但是目前在中国的发展却是相距甚远。截至目前,肯德基在中国80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4600家门店,而麦当劳中国门店去年才刚刚突破2000家。而餐品更为便宜、在二三线城市势力最强的台资快餐连锁店德克士,不久前以2200家门店的数量超过了麦当劳。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麦当劳在全球快餐市场属于“标杆型”的企业,可谓是为改变全世界的饮食结构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样一个公司却在所有外资公司公认的“最具潜力的中国市场”一直不得志,这有必要让麦当劳全球的管理层进行反思。
来源:餐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