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过剩,炒作速朽:互联网时代,产品才是第一重要!
发布时间:2015-04-17
巴菲特说:潮水退却,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过去的数年中,中国餐饮业经历着一场大变革。海底捞带动了行业服务水平的大跨度提升,外婆家、绿茶走出了一条快时尚餐厅的新路,雕爷、黄太吉们则掀起了一股互联网餐饮浪潮,而57度湘、水货则扛起了娱乐化炫酷化的大旗。
曾经沉寂的中国餐饮江湖,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但是热闹过后,是否会落得一地鸡毛?
真正能经得起时间检验与潮流沉淀的会是哪类餐企?
在中欧商学院李善友教授最新出版的《颠覆式创新》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互联网时代,产品第一重要。
巴奴毛肚火锅董事长杜中兵,在中国数字餐饮论坛极客峰会上直言:产品主义才是中国餐饮业的根。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也指出:褚橙的成功,绝不仅是励志故事的成功,也不是话题营销的成功,本质上还是产品的成功。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商业观察家,还是在一线摸爬滚打的企业家,都将目光转移到了产品主义上。
这是为什么?
营销技术后遗症爆发!
这要从中国特色的商业生态说起。
最近这些年,商界对营销技术的过分依重,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一些商业操盘手既缺乏对技术的敬畏,也缺乏对产品的敬畏,更缺乏对卓越品质的孜孜以求。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将产品变为宣讲策略,而在企业日常操作中,反而被忽略掉了。
凡客的衰落就是最好的明证,它创造的“凡客体”成为中国营销史上的传奇,但因缺乏对产品的关照,最终被消费者所抛弃。
凡客创始人陈年坦承:当我看到我们满屋的产品时,我的脸红了。
最近这波以“产品主义”为核心的舆论潮,其实是对商业底层原则的回归。
黄铁鹰关注点的迁移
4年前,黄铁鹰出版《海底捞你学不会》,一时洛阳纸贵。4年后,黄先生又推出了大作《褚橙你也学不会》,并且再度风行。
从海底捞到褚橙,这绝非两个分散的案例。作为中国顶尖的商业观察家,他或许是敏锐地发现了一些商业趋势的变迁。
从服务主义到产品主义,黄铁鹰关注点迁移的背后,中国舌尖产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在过去的数年中,中国餐饮业经历着一场大变革。海底捞带动了行业服务水平的大跨度提升,外婆家、绿茶走出了一条快时尚餐厅的新路,雕爷、黄太吉们则掀起了一股互联网餐饮浪潮,而57度湘、水货则扛起了娱乐化炫酷化的大旗。
曾经沉寂的中国餐饮江湖,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但是热闹过后,是否会落得一地鸡毛?
如果你看大众点评上一些餐饮品牌的口碑,你就会发现:噱头虽然可以层出不穷,体验也可以眼花缭乱,但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轴上观察,产品品质才是决定口碑的核心要素。
在工业经济时代,产品是冗余的,而营销和服务是稀缺的。而在互联网时代,营销饱和,服务过剩,好产品却变得日趋稀缺。
真正能沉淀下来的是哪些餐企?
巴奴毛肚火锅董事长杜中兵认为,无论中外,无论形态,只有重视产品的餐企才有未来。
杜中兵提醒道:“回望中国餐饮史,老孙家的羊肉泡馍、蔡林记的热干面、狗不理的包子,全聚德的烤鸭,哪个老字号不是产品主义?”
他说国外餐饮也也遵循这个规律:“星巴克的咖啡、肯德基的炸鸡、麦当劳的汉堡、赛百味的三明治,如果抽离了产品,这些品牌有今天吗?”
而中粮集团掌门人宁高宁也抱持相同观点。
他说:
你以为褚橙的成功源于哀牢山的独特气候?
事实上,褚时健接手前,国营农场同样种植冰糖橙,却无奈转让。
你以为褚橙的成功靠的是褚时健的个人名望?
事实上,推广初期很多烟草局不给面子,2008年400吨褚橙烂在仓库。
你以为互联网营销是褚橙的主要销售渠道?
事实上,在本来生活网卖了1500吨褚橙的那一年,褚橙在传统水果销售渠道卖掉了8500吨。
王石说褚时健是精算师,铁鹰把褚时健描绘成园艺师,宁高宁说褚时健更像是首席产品官。
宁高宁说:“我更确信褚时健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毅力,勇气和耐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方法和路径。这个方法和路径就是要做个好企业,必须做出好产品;必须集中资源先把产品做好,然后再说营销,再说品牌,再说赚钱。”
其实我们在解剖成功品牌的路径时,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品牌轨迹:产品——主导产品——声誉产品——产品声誉——品牌。
但是餐饮业正在出现一股逆向潮流,这真的能成吗?
来源:餐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