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的未来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5-05-21
年薪20万、30万以至40万元!技术入股、配屋送车……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今厨师们的身价和地位又是如何?是依旧“飘浮上位”,还是风光不再呢。高薪“油领”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和背景呢?
火之艺术的创造者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同,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厨师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在我国古代,厨师通常他们都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其间虽有伊尹,作为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曾官至国相,但就总体而言,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厨师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被称为是“下九流”的职业。统治阶级一方面说:“民以食为天”,追求“食不厌精”;另一方面却又故作斯文,说什么 “君子远庖厨” ,不将厨师和主流社会的“君子”同仁而视。古代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笔下,记录了无数关于美食的文字,但却很少有关于厨师本身的文字记载。
在旧时代,人们通常是在窘迫不堪时,为了糊口和生存才会去做厨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厨师也和其他劳动者一样成为人民共和国的主人,烹饪成了光荣的职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厨师的地位,调动广大厨师学理论、学技术的积极性,国家逐步建立了烹饪职业技能评聘制度,为厨师评定业务技术等级,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今天的厨师,有的当选为人民代表,有的成了宾馆、饭店的总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有的成为劳动模范,还有的则走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千载已过,时至今日,厨师的地位有了不少的提高。各种媒体、电视、网站专门给厨师提供了不少走向厨房以外的机会。各种大众艺术形式,以厨师及餐饮题材的也越来越多。比如影响力很大的香港电影《食神》,影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他可以把神赐给人类的火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烧出堪称火之艺术的超级菜式!这句话,一直被引用为对职业厨师的礼赞之言。
厨师成了油领
厨师如今也成为了“带领”阶级,被尊称为“油领”。他们当中的部分名厨,年薪已经超过了写字楼里的白领,直逼金领。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赞誉,大大地提高了厨师的声望,这正是今日社会对厨师这一行业的尊重和赞美的真实写照。
在这个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时代,厨师却能用那顶高高的帽子张显着他们不凡身价和地位。这一切说明厨师越来越多受到关注,工资和待遇也提高了不少,厨师正逐渐融入到社会中,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行业竞争催发高薪“油领”
被称为“油领”的餐饮行业从事厨房管理工作的人员,既可是身为厨师长的人员,也可是行使厨房产品生产、人员管理、菜品研究的管理人员。他们的薪酬一般都在数十万元,大型的的餐饮企业不惜以车、房、股份等作为福利留住一名优秀的“油领”。有人把“油领”比作一个酒店经营的核心,没有一名优秀的厨房管理人员,投资再大的饭店也不会维持太久。
“有了好的大厨,食肆就等于有了客源保证”。前几年,为了生存和发展,餐饮界互相高薪挖角相当普遍,国企、私企、外资之间人才争夺进入白热化。据说广州珠江新城著名食肆丽晶明珠, 行政总厨的基本年薪是48万元;中山某海港酒楼,行政总厨20万年薪另加技术入股的分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众多企业抛来巨大的馅饼,使大厨们看花了眼。天河某高级食府筹备开张,以“年薪20万外加分红”
一下子把竞争对手的总厨拉了过来,这还不算,总厨手下的几名精兵良将也跟着“投奔”而来,年薪加起来就要八九十万元。一年下来,整个厨房的开支大概100多万元,占了酒楼运营成15%-18%,但食府老板认为物有所值:动用百万元聘来的顶级“厨师班底”,是赢得竞争主动权的关键。〈难道这样生意就回好么〉
风光“油领”的背后那么当今中国的厨师真的都风光无限吗?工资增加了,工作条件改善了,厨师的社会地位完全提高了吗?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工资高的还是极少极少,一个酒店的厨师队伍如同金字塔,拿到高薪的永远是处在金字塔尖端的管理者,绝大多数厨师工作如流水线一样的岗位上,每天都从事着长达十几小时以上的工作,工资却处在中低水平。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油领”就是当今厨师的状元级人物,中国目前正式注册的厨师人数已经突破2000万,绝大部分的厨师仍然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人格尊严依旧不被尊重,工作稳定性极差,厨师行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无耐的选择与难言的痛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已经使许多地方的经济富裕起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很多,最先富裕的是广东沿海地区,随着广东的经商者向内地市场的开拓,他们将先进的文化带到了祖国的内陆城市,这其中就包含着饮食文化。没有沿海经济的发展,没有广东商人向内地的转移,就没有九十年代粤菜的大流行,也就没有粤菜引领饮食文明发展的霸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餐饮业和粤菜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销售总额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饮食经济获得大发展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众多城市务工者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贫困边远地区,这些农家子弟由于大多只是初中毕业,维持生计的需要使他们投入到厨师队伍中来,他们相信俗语,“饿谁也饿不死厨师。”如今,他们已经成为烹饪技术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全国各地的酒店、餐馆、宾馆、饭店中,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的工作收入,都已超过产业工人的收入水平,还有一些人,则更是月收入至几万元,这甚至超过许多现代企业高级白领的收入。
但是,有谁能说厨师群体就是一个优势群体,是时代的骄子呢?身为厨师,其难言的痛又有谁知?
首先是过年难吃团圆饭。年夜饭是春节传统民俗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人习惯在饭店包年夜饭。这样,饭店厨师的年夜饭就成了问题,当别人吃着他们做的香甜的年夜饭时,他们的年夜饭却只有凑合。天河某食府程师傅入行十多年,仅有一年的除夕夜是因生病请假在家吃了年夜饭,其他几年的年夜饭都是等忙完顾客的年夜饭后在单位和同事吃的。对于除夕,他这样形容,厨师都在“火拼”,干这一行的,越是节假日越得“火拼”。
其次是社会保险基本缺失。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厨师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没有强制的规定和相应的政策,对待厨师参保的问题上明显执行“双重标准”。例如失业了,得不到失业救济;生活困难了,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生病了,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同时,超时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十分严重。中小企业厨师日工作时间一般都在10小时以上 双休日、8小时工作制、法定假日注定了与他们无缘。
此外,厨师的工资报酬权受到严重侵犯。厨师报酬被随意拖欠,恶意拖欠及克扣工资的现象相当普遍。如迟到10分钟扣一天工资,请一天假扣两天工资等等。凡此种种,厨师往往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目的只有一个,暂时保护今天的饭碗。 “拖粮”是厨师们最害怕的事,但又有几个厨师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呢?
厨师:城市打工族中失业次数最多的群体
在城市打工族群体中,失业频数最高的工种就是厨师。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厨师能在一个酒店呆三年以上。从酒楼经营管理的角度讲,经常变化经营品种,是适应人们口味变化需求,稳定客户群体的一种手段。再好吃的菜品,连续吃上几天都会令人厌烦,而固定的厨师群体是无法满足饭店菜品项目更新的需要的。所以,饭店的生意一旦萧条,老板们第一个考虑的就是换厨师,这是造成厨师群体经常性失业的根本原因。
厨师是个流动性很大的职业,在尚未成家的年轻人眼里,这种流动性尚算不得什么,至少他们还没有家庭的牵挂。可对那些三十岁以上的人来讲,由于他们常年在外,家里妻儿老小没人照料,他们即便在城市里购买了住房,但上班时间的延长,却使他们很少在自己的房间里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而从生存的角度讲,行业的不稳定,他们经常不得不经常重新开始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涯。
工作环境恶劣,厨师成职业病高危人群
工作环境恶劣。油烟、难闻的气味都不必说了,最让厨师头疼的还是温度,冬天冻死,夏天热死,在厨房设施没有改进之前,一冬一夏是厨师最难熬的季节。冬天,虽然炉灶前温度高,但水台、粘板上的工作人员必须接触冰冷的水,很少有不生冻疮的。夏天更加难熬,即使改进了降温设施,厨房里温度依旧保持在40摄氏度上下高温时可达到55度这样的温度谁收的了。许多职业都存在着“拿今天的健康换钱,明天花钱买健康”的现象,而厨师们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实践着这个生存规则的。油烟病,肥胖症,胃病……各类职业病高危人群中,厨师名列第二,仅次于消防员。
油烟病:中国烹饪一向讲究煎、炒、烹、炸,可这些烹调方式会产生大量油烟,并散布在厨房这个狭小的空间内,随空气侵入人体呼吸道,进而引起疾病。厨师在为人们奉献精美可口的食物的同时,自身的健康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困扰。
有关专家对部分院校以及大型饭店、宾馆厨房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进行的监测表明,大部分厨房里的一氧化碳超标,最严重的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19.5倍。随后,研究人员测试了100多名厨师呼出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结果全部一氧化碳含量都明显高于非厨师人群。为了证实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又对这些厨师进行了心电监测,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厨师心电图表现不正常。有专家对烹调油烟雾颗粒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出196种污染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呼吸道黏膜受油烟渍刺激,进而损伤肺功能;油烟还刺激眼睛、鼻黏膜等,使之出现相关症状;此外,厨房相对封闭,经高温烘烤,热量无处散发,尤其到盛夏,厨师如在“蒸笼”中作业,受热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大量出汗又造成肾血流量减少,进而使肾功能受损。
胃病:大部分厨师的胃都不好。因为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厨师们的饮食经常无规律。食无定时或食无定量。在正常的吃饭时间,厨师得忙着为客人做菜,或者在不饿时抓紧时间提前吃,甚至忙起来常是连误两餐,等到忙完了工作,因为高温和劳累,也没有胃口吃饭了,吃得也很少。长此以往,会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慢性胃炎,便秘,严重者会患上萎缩性胃炎,有的患上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治疗厨师职业性胃病,规律的饮食习惯通常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但厨师工作的特殊性使这一点很难实现。
噪音:厨房内,各种机器产生的噪音,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厨师的听力。长久在高分贝噪音中生活,会导致听力适应性下降,影响厨师的情感、智力、记忆与学习、感知和心理运动神经行为的能力,使负性情绪增加,智力思维、瞬时记忆、体位判断、听视反应速度和眼手协调能力下降,甚至可引起职业性耳聋。
在个大网站的调查之中,对于职业病的危害,有三成厨师表示“不知道,没听过这个词”,而两成则认为“干厨师这行必须得付出的代价,没什么大不了,千百年来中国的厨师都是这么过的”,有四成厨师已经对职业病提高了警惕性,但对于如何改变这种境况却无能为力,仅有一成厨师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寻求与经营者的沟通,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
我行业竞争激烈、残酷而无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竞争就没有健康发展的市场;竞争是使行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原动力。在当前的行业状况下,很多厨师已经学会了如何生存,但是,行业竞争的无序状态使他们根本无法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今天干得好,明天却不知在那里”已成为厨师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如果说频繁的失业一次次浇灭了心中的希望,那么无序的竞争则使他们困苦不堪。 近几年,原材料不断涨价,同行之间竞争激励,有些食肆干脆用特价来吸引顾客,酒楼的运营成本变大,盈利空间缩小,广州、深圳等城市餐饮业开始涌动一股减薪和裁员暗潮。过去月薪1万元的厨师现在只能拿6000元了;过去月薪5000元的现在只能拿3500元,某烹饪大师就职于广州市一家大名鼎鼎的餐饮公司,曾经为这家公司在全国开出十余家门店做过规划、培训和管理。他的月薪2万元,近日接到通知,要降到1、5万元,他有点想不通,于是辞职不干。和他一样离去的还有五六位。减薪的动作之后实际上是裁员。这样“薪火”不是难继了吗?不怕,候补厨师到处都是,新招来的月薪2000元都不到。 为什么要减薪,老板们的一种说法是“改革的需要”,现在大型的餐饮公司纷纷将门店、部门“切块承包”,承包者就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不可能再让你月薪拿好几万。一种说法是“技术含量降低”。过去中餐馆厨师比较强调个人技术,换一个人,菜肴的味道就不一样,所以炉台上的大厨、厨师长、行政总厨神气活现,不出高薪请不到。现在一些大型餐馆确实在厨房烹饪管理工作上借鉴了现代工业生产线的做法,实施专业化分工协作,分工很细,洗菜、切菜、配料、烹制、雕刻……员工各司其职,工序简单,而且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凭什么要拿高工资?”
厨师自己的看法因为是生意不好,老板要从员工头上打主意。特别是今年以来,食材价格大幅上涨,餐饮业生意特别难做,不少店家亏本经营,只能减薪、裁员、渡过难关;其次是餐饮业经过这么多年的蓬勃发展,厨师大量增加,抢饭碗的人多了,老板的选择余地也大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来源:餐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