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个鸭子:0成本变估值过亿的两个品牌就靠这3个秘密...
发布时间:2015-10-13
营销第一步:起名字
其实一个好的品牌,首先得有一个好的名字,而营销的第一步也恰恰就是起名字!
公司的“颜值”由名字决定。在现实世界中,一旦贴上“高颜值”的标签,就会让人更想了解一个人的内在。——这才是人性。而品牌的名字,是品牌留给用户的第一印象,等于品牌的“颜值”——在“占领用户心智”这个关键商战定位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在给品牌取名上下了很多功夫。
品牌跟用户的关系,很像是谈恋爱,关键是你如何让他们和你的产品产生情感共鸣,和能唤起什么样的感受,且通俗易记不失内涵。
什么样的名字可以释放年轻人那点闷骚的小心思?
其实品牌名字也能很好反应当时的一些国情和年轻人喜好,比如在80、90年代,崇洋媚外比较严重,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的品牌的名字都比较偏国外一点,后来互联网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命名用了动物相关名字和标识,比如百度熊掌、腾讯企鹅、搜狐、搜狗等等,让用户会感觉到比较亲切;今天的品牌名字我会觉得更直接和有趣,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有想象空间且和你们的业务有直接关联,才能会被用户喜爱和记住。
我参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叫个鸭子”,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叫个鸭子”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乐了,女同学还会羞涩地一笑说,你们的鸭王真帅!为什么用户连你实际是卖什么产品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对你的品牌有如此大的兴趣?因为好名字自有其魅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泛娱乐”的时代,在年轻人眼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变成一种乐趣,他们愿意主动地去晒好玩的东西,彰显自己的逼格。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素材,给他们提供话题和“装逼”的资本。
“叫个鸭子”就能击中这一点,有趣,好吃,新奇,正好切中年轻人爱玩的心态。他们可以调侃不知情的女性闺蜜,可以在朋友圈以今天很累的名义叫个鸭子犒劳自己。这个名字能在他们之间引起非常多的话题,洞察释放当下年轻人那点闷骚的小心思。
好名字自己能制造话题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一个特别讨巧的名字,能够帮你的产品和项目脱颖而出,快速树立品牌,引发用户自传播。“叫个鸭子”前期几乎没有花过任何推广费用,就是靠着名字好玩、产品好吃、在社交媒体靠自传播火了起来,而且速度非常快!
起名字其实就是在制造话题。好名字兼具话题性和自传播性,会让人想要讨论你,主动帮你传播。新名字如何有话题?可以多研究一下生活常用语。
比如老罗的“锤子手机”。“锤子”一词就非常有话题和故事,相信会说四川话的人都明白。还有一家新媒体营销公司叫“你说的都对”slogan是“我们再想想”,官网是 “看对眼”,最好玩的是他们的CEO叫“大队长”,名片是三道杠。
对于命名这件事来说,不是越短越好,如果一味追求简单反而会被制约思路。只要名字有趣,就算长得像是一句话都可以。如果以后我开一家咖啡店,我会给它起名叫做“假如我有一家咖啡馆”。这名字很长,但我相信它一定会很受欢迎。
因为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有开一家咖啡店的梦想,“假如我有一家咖啡馆”不仅仅是一个店名,也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个愿望,当他经过店门口的时候就会被触动。而且这种字数很多的名字会比较有特色,不容易跟别人重复。
有一个好名字,就有和消费者“谈恋爱”的机会
有一家餐厅的名字也很好——“很久以前”只是一家串店。我先是对这个名字产生兴趣,体验之后发现他们家的产品也做得很好,很有特色,装修类似酒吧、自动烤串,通宵营业,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我经常半夜2-3点我去吃烤串。这就很像一场成功的恋爱:先被第一印象吸引,一见钟情,再被内涵打动。
还有一些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品牌名,如一个是做旧物的平台的项目,他们的名字叫“小旧子”,谐音“小舅子”。拌面品牌的“怎么拌”,上门服务“马上到家”,美食电商社区“下厨房”,零食品牌“张君雅小妹妹”、 网络剧“万万没想到”、私厨“回家吃饭”、零食“三只松鼠”等等……通俗易懂,容易和生活中的事物产生更多的联想和关联。
好名字是引爆自传播的关键。当然,产品和名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在推广之前一定要先把产品和服务做好,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果连这些前提准备都没有做好,知名度越广就越相当于自毁形象。
做好营销应具备最重要的三点:花过钱、团队还有资源
如今这个几乎人人创业的年代,大部分到了出产品的阶段,却发现市场很难做,这其实跟企业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强亚东认为,不会做营销的有三种:第一种没花过钱,不知道怎么花钱的;第二种是花过钱,没有享受过营销的红利;第三种是以前花过钱也享受过红利,但是没有团队。
我为什么擅长做营销?
01
我在百度曾负责市场营销,知道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是有用的。
再厉害的公司,很少有人敢花一个亿的市场预算,能让你完全操盘的就更少了。在百度的时候,我们做节日营销,很多项目都有充足的预算,这样操盘下来,就积攒了很多经验,知道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是有用的。后来我们做过的很多营销都获了奖,这时候用很少的钱就能造成很好的传播。后来我们创业做“叫个鸭子”营销的时候没花钱,因为它的名字就叫出了感觉和品牌,本身就带传播力。
02
之前的从业经验,累计了很多媒体资源。
“叫个鸭子”火了以后,总有人问我,我们也想了很多有噱头的传播点,为什么没火?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在百度积累了很多资源,然后通过媒体来传播,把推广效果放大。
03
我的团队采用新人。
为什么用毫无市场经验的新人?我又是何如培养他们的呢?
新人,像一张白纸能更好的描写,他们会有很好的创新能力。
“叫个鸭子”和“一朵棉花”的市场团队都有很多不同行业背景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没有专业做过市场。有些甚至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新人。因为我做过市场,我有经验我就可以告诉他们怎么去做,帮助他们把关,我觉得一张白纸能更好的描写,我来指引方向,给他们空间,这样也能让他们更好的创新。
每个新人都要先学会运营公众微信号
我会让新人去做一个公众号,我帮他想方向或者背后的故事,一个账号他能运营到1000粉丝,阅读量到200,就算摸到门道了。哪怕是一个完全不懂营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能会慢慢的去洞察到该怎么做好公共号,做什么内容用户会去喜欢?怎么去推公共号?怎么去留住用户?怎么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认为什么是营销呢?
洞察,就是营销,很多企业和创业者都会忽略的一点
很多人虽然没有见过一朵棉花,但是单单听到这四个字,就能感受就是舒适轻盈,这就叫营销、洞察。比如Uber,他们的叫车界面上,今天堵车了就显示“找飞机”,下雨天的时候显示“找轮船”,让人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品牌,同时以便宜的费用体验好的服务,它给你心理预期意料之外的东西。
奢侈品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明明这些品牌包很贵,但是年轻人就是会去买,到店里逛逛,买一些钱包或是香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嘛,都想提升自己的逼格。贵的买不起,但这些小东西还是可以买的,一样的满足感。这就是消费升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这就是依靠洞察,很多企业或者创业者都会忽略这一点。
锻炼洞察力的两种方法:逆向思维和阅读
01
洞察是天赋,首要方法就是要逆向思维。
洞察其实很微妙,就是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不会站在常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用逆向思维。
举个例子:比如,我在百度做过一个关于春节的营销视频,网上的热门话题一般是“你回家怎么去对付父母,七大姑八大姨的责问”,但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我们一年回家只有短 短七天,平时父母亲戚和我们见不着面,他们除了和我们聊工作和恋爱就没有别的话题可以聊。我们就用这个点,写了几句文案,比如:你在买房的时候,他们已经攒很多年钱为你买房;你在想晚点要孩子,他们在想能不能抱动孩子。他们把心思都放在你身上,想进入你的世界,你却还要抵触他们。你回家只有七天,父母要等待一年。
这个片子“回家只有7天”,当时一上线就引爆了互联网,七天近2000万的播放量,素材都是影视资料的混剪并没有在拍摄上花钱,却把所有人都给看哭了。新闻、还有很多官方媒体,甚至包括一些AT的官微全都转了这个片子。它变成了一个社会现象,这是很好的洞察。
02
洞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大量阅读。
保持逆向思维,需要大量阅读,培养自己逆向思维的习惯。平时很多人只买书却不看书,这种心理状态其实很微妙,你有这本书我必须要有,要不然我很恐惧。世界上所有卖出去的商品都是抓住了消费者的恐惧点。
我给大家推荐三本杂志:第一本《读者》,讲的是洞察;第二本是《故事会》,它会教你讲故事;第三本是《知音》,它会教你找话题。因为三本杂志有一个共性,都发行了20多年,还依然畅销。值得你去研究。
真正要做好品牌,必须要做好产品和服务
产品放在第一位,把服务放在第二位,品牌放在第三位。首先产品好你才有后面的发展,营销并不是传播的时候才去做的,而是从一开始就把营销植入到企业每一个细胞里。
01
产品本身是跟用户沟通的媒介,你不要把它当成产品
如果先告诉你结果,你会带着预期去体验,达到这种结果后你再去反推这是什么品牌,这时候你才会对这个品牌有印象。年轻用户第一会看重品质,第二,非常注重情感。用户愿意为高品质去付钱,他愿意为背后的故事买单。中秋节我们做了视频,鼓励大家把温暖送爸妈,情人节时我们会做情人节相关的,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场景去促进消费。
从做好产品开始的时候,营销就已经开始了。如果你本身没有对这个产品植入很多的元素,你是没有故事可讲的。
我们不懂得如何去做设计,但是懂得用户喜欢什么,能让用户拿到产品第一个反应就是发朋友圈做传播。所以我们从来不借势,觉得借势没有用,和我们的主方向无关。
02
热点营销背离产品本身,容易让粉丝失去信任,信任需要诚意
举个例子,两点钟开会只到了一半的人,你说要等那些没到的人,这件事对已经到的人不公平。你核心诉求是两点开会,大家信赖你。结果你拖延到三点,你在惯迟到的人,还有什么信任可言?做产品也是,当他发现自己追寻的离他诉求越来越远,本来喜欢你的人不会再遵循你,违背了核心诉求树立的价值观。
03
品牌的背后是你和用户之间的情感关系,学会和用户交朋友,才能做好服务
我在百度做过粉丝体系,觉得所有的用户都有依赖性的。在中国很多品牌不尊重消费者,比如我们在饭店吃饭,服务员会突然让我们提前买单,这个就是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那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跟用户去交朋友,并且服务好他。
来源:餐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