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63394665

 
让客户的雇佣取得进步,是我们的追求

因此,您将从我们的合作意见中获益,包括:

    民营餐企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引进高管的时机

经验技能及管理文化的适配性

创新岗位的方向共创

团队要招什么样的人?一致还是多样

    内卷时期对高管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当下人才观察


常猎岗:

-C级岗位:CEOCFO、CMO

-总部职能一号位: 营运总监、HRD、市场总监、供应链总监、食安总监、加盟总监等

 

咨询电话:010-63394665

柳智 望湘园(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发布时间:2016-06-22

望湘园 多品牌跨地域扩张之路 


在上海,望湘园可算是湘菜出湘的成功案例。董事长柳智真正把望湘园当成自己的事业,是在2007年,在开了七八家分店后。近期,柳智的心里有了更大的想法:要想更多地占有一个市场和多个市场的份额,多品牌、跨地域扩张是未来我们必走的路。


  潘沩


  望湘园(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经于201011月在湖南省政府主办的天下湘菜回娘家活动中,荣获东方美食国际传媒和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颁发的湘菜领军企业荣誉称号。目前,望湘园作为新型湘菜餐饮企业已经获得了股权投资基金、私募投资基金的支持,正在筹划上市。


  编者按


  事实上,陈丽和柳智这对夫妇下海创办望湘园,最开始是偶然事件。毕竟,陈丽曾就职于上海银监局,柳智是清华自动化系毕业的美国海归,听上去都与餐饮业无关。但就是这样一对执着的湖南人,从2002年不经意地兼职开店,到打造出有41家分店的湘菜新锐,用了近十年时间。


  既然是事业,就要考虑怎么做大怎么长久。而餐饮业要做大,要扩张,必然要能跨过一个门槛:标准化。


  标准化


  从农家小炒肉开始


  以望湘园名菜农家小炒肉为例,这道菜的食材是青椒、红辣椒、肉片,辅料是蒜,调料有酱汁、盐、味精等等。农家小炒肉的食谱上,清晰的写着上述每一种材料多少克;然后是操作流程:先炒青椒还是先炒红辣椒,肉片什么时候放。


  但火候却是没法量化的。控制火候的难点在于,门店分布在不同商场,后者提供的火源可能是天然气、人工煤气、电源;炒炉虽是统一采购,但望湘园现在的规模,还无法要求供应商确保炒炉的出火大小完全一致。这些决定了,没法在流程上写青椒用中火炒2分钟,肉片用小火炒130,而只能依靠厨师的个人经验来控制。


  这正是中餐制作难以标准化的难点之一。只要炒菜,就有火候问题,火候没法科学描述,就是一个艺术。管理层只能通过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来保证产成品尽量口味稳定。这一具体问题上,火锅和中式快餐相对好解决,因为它们摆脱了


  餐品制作标准化的难点之二是口味。中国的吃文化博大精深,众人皆知的就有八大菜系,不同地域的人口味差异很大。做连锁餐厅,要有特点才易于在初期脱颖而出;但随着门店的增多,又必须尽量兼顾大部分人的口味,这样容易失之平庸。


  对此,柳智有一个思路:我不会在湖南菜里放糖,以让上海本地人更能接受,而是选择少放油少放辣。我们研发团队有个原则,不管做什么菜都要纯粹。


  少油少辣的必然结果是,有些口味重的老顾客,觉得望湘园的菜不及以前好吃。比如一位廖姓消费者,就多次表示那时的潍坊路望湘园真的好吃,现在味道差一些


  但柳智不为所动。望湘园的口味,希望取最大公约数,即符合多数人的口味。他认为:有人认为标准化会降低口味,我不这么认为。标准化就是为了让味道更稳定更好。也许有一些人觉得不及从前,但对于大部分顾客来说,标准化一定是更好吃的。


  找利润


  翻台率和中央厨房的效益


  望湘园有一百道菜,约500多个品类需要管理。这一数字,比大型正餐餐厅少很多,比西式餐厅和快餐要多很多,要管理好这些品类,中央厨房必不可少,况且,餐饮这个行业虽然现金流很好,进账是现金,采购等的支付可以有账期,但风险也是巨大的,哪种菜品、哪种原材料,采购多少,如何分配?琐碎得超乎想象。


  一些测试研究表明,有效的中央厨房,可以做到比传统的配送要节约30%左右的成本。中央厨房采用巨大的操作间,采购、选菜、切菜、调料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半成品和调好的调料一起,用统一的运输方式,赶在指定时间内运到分店。


  与中央厨房相配套的,是一套与各门店关联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动态统计、监测各门店的需求,同时也避免浪费和作弊。


  如果想把企业做大,就要舍得在这些后台硬件上大投入。在引入外来股权投资之前,望湘园就投入几百万兴建了中央厨房。


  统一采购与适当加工,既能降低采购成本,又能保证食材的标准化和卫生安全性。但中央厨房的效益必须到了一定规模才能体现。比如,当望湘园在上海开到20家门店时,柳智才觉得中央厨房的存在,不再有经济上的压力。


  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


  要在同等的成本投入上更多的利润,还有一个关键的考量指标,就是翻台率(TableTurnoverRate),即在某期间里,餐桌座位坐满及餐桌空档的速度。


  毫无疑问,高翻台率,是餐饮企业的共同追求,可以做到在同样的成本投入下,单位成本的产出效率更大化。但翻台率的背后,却是一系列综合指标的体现:餐品是否吸引人、上菜速度、服务是否到位、回头客是否多,再扯远一些,还可以联系到门店的位置、门标的设计等等。


  柳智想到的办法是提高服务和出品的速度。比如,今年年初,他推行了“30分钟出品承诺。即当顾客下单后,服务员必须在30分钟以内将菜送到餐桌上,迟到的菜,应该免费赠送给顾客。


  到20123月底,望湘园在上海有26家店,全面盈利。



  求扩张


  跨地域、跨品牌、跨菜系


  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柳智一直是通过自有渠道融资:餐馆自身的现金流、抵押房子向银行贷款,向亲友借钱。金融危机后,他意识到,传统的自然增长模式,财务风险太大,如果经济不复苏,又来一个非典这样的事件,大家都不上餐馆吃饭,那他们可能资金链断掉。于是柳智开始见投资机构。


  柳智有自己对投资机构的要求,他并不坚持找出高价的,也不希望找急于退出的,理由是他们往往希望我们有对赌回购协议,我不希望他们给出的业绩和上市的压力,影响企业本身的发展节奏。这一要求,跟上海谱润投资一拍即合。


  2010年,上海谱润投资的几千万打到望湘园账上。柳智一方面加快在上海开店,另一方面,跨地域扩张先摆上日程。


  但在中餐领域,跨区域是具有挑战的。比如,望湘园在北京已有7家店,这7家店做到了不亏损,但火爆程度比上海差。


  望湘园不是第一家发轫于上海,去北京扩张的连锁餐厅。它的前辈们,比如美林阁,大多也不是那么成功。


  柳智认为,以望湘园在北京发展两年的经历来看,商场消费模式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只是需要时间和习惯养成。


  2011年,望湘园将自己的触角伸至江苏、安徽、天津、河北。柳智不再满足于在一线城市,而是尝试二三线城市,在这些城市,望湘园往往只开一两家。另外,柳智尝试做快餐百春原南味粉面,收购川菜品牌旺池,在南京做价位略低的湘菜品牌和湘汇,几个品牌加起来共十几家店。


  对于柳智可以称得上激进的扩张行为,身为太太的陈丽毫不意外。上海谱润投资合伙人金重仁也很淡定地表示,做企业本来就没有事先的蓝图,而是一步步去尝试,上一阶段慢了,现在可以加快速度;要是过快,则慢一慢做得更稳再说。


  另一位跟柳智谈过,最终却未能投资的PE人士,对柳智和望湘园都印象不错,他说,我只担心望湘园这一品牌还能不能继续增长,这样的特色菜系,可能是有天花板的。所以,必然要走多品牌的扩张。


  而柳智认为,餐饮行业固然行业特性明显,但也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柳智的心里有着更大的想法,要想更多的占有一个市场和多个市场的份额,多品牌、跨地域扩张是未来我们必走的路。如果我能跨地域、跨品牌、跨客群和菜系,复制上海望湘园的成功,那就能证明,我们可以很好的管理中餐,中餐是可能标准化的。大家都说中餐标准化很难,是因为历史上很少人去探索,所以没有经验。越是没有人尝试的领域,越是存在机会。



(来源网络)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