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拍黄瓜被罚款1万?
发布时间:2017-07-31
食品专家:罚得对 卖100多元的拍黄瓜,火锅店被罚款1万,这是监管部门小题大作吗?7月31日,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食品安全博士钟凯作客“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传授“饮食防忽悠秘籍”。他说,集体性食物中毒最大的污染源是凉菜以及被凉菜污染的熟食,做凉菜要审核资质,罚款是正确的做法。
罚款对不对?
如造成大规模疾病赔的钱远不止1万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一家火锅店因超出许可范围售卖凉菜,被通知行政处罚1万元,并没收21天赚得的139元。
有的网友评论说监管部门吹毛求疵、小题大做、管得太宽,有的说火锅店得罪人了,有的则说是监管部门要搞创收。在讲座现场,该火锅店老板的朋友也来了,并提问钟凯。
“从感情的角度来讲,我只能对他表示同情。但从规则角度来讲,我认为罚1万块钱很对。”钟凯说,按照国家食药总局发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如果餐馆要卖凉菜,厨房里面需要有专门的凉菜间,且凉菜间的面积不能小于厨房面积的10%。“在餐饮环节最大风险是集体性的食物中毒,中毒最大问题是微生物污染,最大污染源是凉菜以及被凉菜污染的熟食,所以才对凉菜的要求这么严格。”而黄埔区这家店申报的时候就没有申报凉菜,“说明它没有做凉菜的条件,如果造成大规模的食源性疾病,他赔的钱远远不止1万。”
不含食品添加剂?
99%以上可能都是骗人的
食品添加剂一直被诟病,它真的不好吗?钟凯说,实际上中国对添加剂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批准的品种都比中国多,“从食品工艺来讲完全不使用添加剂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添加剂不会对健康有影响的话,才会批准。”
有不少商家以产品不含添加剂为噱头,“99%以上可能都是骗人的,有误导嫌疑。”他举例,超市里卖的花生油、植物油写“不含胆固醇”,“但植物油里面是没有胆固醇的,只有动物油里面才有。”有的饮料说“不加色素”,“它倒出来是白色的,它能加什么色素。”
紫薯是转基因食品吗?钟凯说,其实不是,之所以是紫色是因为花青素类色素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所有深红色、紫色或蓝色的蔬菜水果中,紫色的玉米也是如此。“中国转基因玉米目前只用在饲料加工中。”对于外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这类食品用来喂猪的说法,钟凯也辟谣,国外也吃转基因食物。
中国食品安全吗?
现在对食品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中国食品安全吗?“我觉得是很安全的,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能是因为现在关注的多了,媒体报道的多了。”钟凯说,中国现在对食品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婴儿奶粉不能再严了,所以你还不相信,还到国外、网上去找其他的食品,那我觉得也没有办法了。”
“如果你听到一个谣言,第一,不要急于相信,第二不要急于转发,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谣言转发是个利益链条,它的转发、点击量都会转化为金钱,你在转发的时候都会成为一个帮凶。”钟凯说,实际上,中国的食品领域没有这么多耸人听闻的东西,公众应当不信谣、不传谣。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谣言
1. 催熟的水果会让孩子早熟吗?钟凯说,催熟的水果是不会使人早熟的。催熟的气体是乙烯利,它并不会对人有影响。生活中,有人将没熟的柿子和成熟的苹果放到一起,可使香蕉快速成熟,就是因为苹果会释放乙烯利,“吃成熟的苹果不担心早熟,就不用担心催熟的柿子。”
2. 野生、土法、散养的就好吗?钟凯说,其实野生、土法的东西风险更大。比如,超市买花生油很少有黄曲霉毒素超标,但买土榨花生油,超标的比例可能达40-50%。也有人会买现挤的奶,“生奶风险很大,最大的影响就是致病菌,比如沙门氏菌,美国建议消费者者不要买这种奶。”
3. 土鸡蛋比洋鸡蛋更有营养吗?并非如此。土鸡蛋和洋鸡蛋的差别主要在味道和口感,营养价值相差不大。价格比鸡蛋贵的鸭蛋、鸽子蛋、鹅蛋、鹌鹑蛋等营养价值和鸡蛋也相差无几,如果要想获得好的营养,最便宜最经济的方式就是吃鸡蛋。
蛋黄颜色偏红,就是土鸡蛋吗?钟凯说,实际上这个颜色来自于它吃的饲料里面的天然色素,“鸡饲料里加一点海藻粉或者辣椒粉就可以使蛋黄颜色变深。”
4. 小龙虾养在脏水中,体内有大量重金属?钟凯说,实际上小龙虾并不喜欢脏水的环境,它是喜欢清水的。由于野生环境的不可控性,野生小龙虾的污染远高于养殖的小龙虾。除此之外,野生小龙虾生长慢,也就意味着它有更多的时间去富集重金属。小龙虾在南方最常见的就是寄生虫病,但因为小龙虾并不生吃所以危害并不大。
5. 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吗?食物相克是一个伪命题。钟凯说,所谓“相克”,其实可能只是食物的过敏、食物的不耐受以及食源性疾病所误导的。比如,吃完螃蟹后吃柿子拉肚子,实际上可能不是因为这两个东西不能一起吃,可能是螃蟹没蒸熟。
6. 癌症“从口入”?曾有专家预测“30年之后,中国有50%的人要死于癌症”。不少人认为癌症也是由于中国食品安全环境差造成。钟凯说,食品因素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实际上和癌症归因里面最密切的是吸烟、超重、喝酒及久坐不动等生活习惯。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