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好好吃早餐了?
不再吃早餐的你,想念它的味道吗?
中国有句俗话: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可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一代(尤其是上班族),为了多睡一会儿懒觉,常常忽略掉呈现精致且多样性的早餐,午餐更是通过外卖或者是楼下便利店、街边小吃来解决,而晚饭有时吃也有时不吃。毫无顾忌地说,在外漂泊的单身人士,已经越来越不好好吃饭了。
“因为作息不规律,又经常熬夜,我经常顾不上吃早餐。但早餐这种东西就和人的头发一样,一天没有不觉得别扭,长期没有就会很影响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值此背景,记者主要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来重点探讨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
说到早餐,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城市,一是吃早茶可以吃到晚上的广州,期间就一桌而言,来来回回可以替换好几拨朋友;二是具有码头文化,号称早餐之都的武汉,一天下来能吃掉350万斤热干面。
早餐,这个极具地方特色的重要元素,承载着当地市井文化与习性,是了解一个新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当你如今起个大早去吃早餐时,你会发现大多消费者普遍都是中老年人,而早餐的概念似乎逐渐在年轻人的生活圈中所流失。
人口年龄结构及城镇化率的变迁,是决定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同样也影响着餐饮行业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调整,原本可以在一个简陋街边门面房,就能搭起一个米粉摊店生意。现在,需要在更加规范的证照、卫生、消费许可上,走向正规化的商业之路。
是的,曾经高度活跃于街头的小商小贩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化店招的餐饮店(早餐店)。同时,随着人口变迁和区域文化的大融合,本土特色的早间味道在异乡人口中,已经成了他们维系思乡之情的纽带之一。
1 早餐变局
与大多数行业相比,早餐是众多行业中的“勤行”。
曾有一个很有趣的创业段子,哥们儿开了一间早餐店,结果因为自己早上起不来,黄了!
所谓“勤行”,就是做起早的生意,商家得凌晨三四点就把一大早准备要卖的食材准备好。这一点,在近年来的美食综艺节目,如《早餐中国》和《日出之食》系列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镜头的记录下,还可以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去吃早餐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 。
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律——早餐是属于老年人的文化,而夜宵才是年轻人的根据地。
其实,论口味与多样性,早餐毫不输于夜宵,但这就是两种文化的呈现。中国的早餐堪称世界之最,有网友评论道,就中国各个城市的早餐,光用纪录片的形式,100集也拍不完。全世界几乎没用任何一个城市能做到光吃早餐,就可以连续一个月还不带重样的。
武汉就可以!
武汉人早餐的阵仗很大,一到早上,武汉的街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早点摊子,摊子前围满了食客,春夏秋冬四季早餐,都有可以选择的,基本没有重样。如热干面、三鲜豆皮、米耙粑、蛋酒、糊米酒、生煎包、豆皮、重油烧麦、鸡冠饺、蒸饺、烧梅、欢喜坨、鱼汁糊粉、发糕、锅贴饺等等。
这些品类都代表着极强的地域属性,是属于武汉人自己的早餐文化。 在汉街的小吃一条街,当地的早餐等美食也是吸引外来游客的“武器之一”。
然而,曾经能看到的这些路边摊子,现在很难再见到了。
鉴于餐饮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商务部曾推出相关指导意见:近年来,餐饮业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调整、积极转型,大众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经营负担重等因素制约了其创新发展的步伐。
为进一步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切实减轻餐饮企业负担,推动餐饮业加快转型发展,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围绕社区、商务区、人口流动集中地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大众化餐饮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市场薄弱环节和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餐饮企业在社区、学校、医院、办公集聚区、交通枢纽等地设立经营网点,发展成早餐、快餐、团餐、特色小吃、食街排挡等民生服务业态和特色美食。形成了规范化生产、连锁化经营、覆盖居民社区的早餐供应体系,并鼓励发展面向老人、中小学生、病人等特定消费群体的产品。
早餐确实在逐渐形成统一化,而早餐中的那股“烟火味”却在渐渐消失。
“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参加工作三年,几乎有7年时间没怎么吃过早餐了。大学时候是因为晚上玩的晚,早上起不来,工作之后还是因为想多睡一会儿。可能有另一个词代替我生活中的早餐,那就是‘早午饭’。”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小刘告诉记者。
记者连续两个早晨六点多在街道上观察到,相比于地下铁的热闹,地面上的大街显得十分冷清,除了扫大街的清洁工人和三三两两的行人,几乎都是大爷出来遛狗。而开着的门店也大多数是生鲜超市和早餐店。
2 文化缩影,商机难寻?
一座城,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早餐文化。
武汉重视早餐的程度不亚于逢年过节,“过早”中的“过”字便充分体现了这点。《日出之食》中也阐述道,一天能吃到350万斤热干面的武汉人,对热干面爱的很直接。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美食纪录片中的顶尖作品,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它归根到底不能算是美食节目,美食的皮相之下,是煌煌中华的众生相、过去未来相,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追求的展现。
全国各式各样的早餐品类下,是一个个区域文化的缩影,也是一代代人生活方式的传承。 甚至可以说,湖南人的幸福之一是早间嗦一碗米粉、云南人则是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饵丝或者米线,而一碗瓦罐汤便能让在外漂泊的南昌人激起思乡情愫。
但是,不论是云南过桥米线、桂林米粉、南昌拌粉、重庆酸辣粉、陕西肉夹馍、上海生煎包,以及广东肠粉等等,在大多数人的味蕾记忆中,很难吃到家乡或者是小时候的味道。
正因为这些特色小食具有极强的属地化特征,这也成了其很难“原汁原味”地复制到全国其他地区。
相比于桂林米粉和兰州拉面等, 其他地方小吃,要么味道流行程度不太能全国化(比如胡辣汤);要么吃法技巧不利于全国复制(比如羊肉泡馍、热干面);要么是从业人口不能形成集群力(比如生煎包、肠粉);要么是小吃的整条供应链和产品标准化程度偏低(比如鸭血粉丝);更或者是不具备替代正餐的纯粹小吃(比如臭豆腐)。
便利店的早餐在这一块就做得很具有规模复制化的商业性,但是并没有大街小巷中的那股烟火味,显得有点变味儿 。
中国这么好吃多样的早餐,怎么就愈发少了烟火味儿呢?记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1、统一化的市场运作模式在不断“扼杀”具有地方特色的味道。 这一点在现在的店招上也具有极强的体现。丰富多彩的街头文化(各具特色的店招、不同种类的门店类型、分布犄角旮旯的大小业态等)才是构建一片区域生气勃勃的重要因素,失去了个性化的发展等于失去了创新的活力。
2、社交属性的弱化正是烟火味儿流失的重要因素。 早餐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交属性的场景,邻里之间的交集被一栋栋大楼所隔开,而楼下散落的早点摊却是他们能产生交集的重要场景。犹记得三两个人坐着小板凳挤在同一个小方桌下,彼此之间还可以攀谈。这种接地气的交流方式反而显得不俗气、很自然。
不过话说回来,早餐店的经营者基本都是以夫妻老婆店的形式存在,挣多挣少都是属于个人。在市场化的运营体系下,这些几乎都是不纳入社会零售总额的计算范畴,而全国各地像这样的早餐摊点有成百上千万个。
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控食品安全这条红线,烟火味的流失就成了其中必然失去的代价吗?
来源:零售老板内参